欢迎访问兰州科技职业学院网站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教学科研>

工科专业课如何进行课程思政

作者: 时间:2024-06-18 17:20:14 点击:2708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当今社会, 高校的工科专业亦需要逐渐树立起价值塑造、能力培养、 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深入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结合课程本身的知识点, 将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相结合, 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 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做好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工作。工科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可以着重从如下两个方面展开:

领略中国智慧:激发学生的中国道路自信和行业领域发展信心

中国制造成就中国道路,中国智造蕴含中国智慧。要培养“中国制造2025”急需的“新工科”人才,首先要引领广大学生对中国智慧和中国道路真听、真懂、真信,只有对中国道路有充分信心,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有准确把握,才能将中国智慧转化为鼓舞自己立足行业主动进步的不竭动力。

素有“制造业黄埔军校”美誉的上海理工大学,坚持“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校已成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质过硬、国际视野开阔、人文底蕴深厚的先进制造业优秀人才的教育高地。

案例1

课程思政●教学

近期,上理工正式推出《智慧中国》“中国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由校内外院士、专家学者、杰出校友等人员组成。该课程分“中国制造与大国崛起”、“中国智造与中国智慧”、“中国创造与中国未来”三个模块,围绕六个专题,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选择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内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并充分领略智能制造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智慧,从而增强大学生立志投身于先进制造业学习,将个人的成才梦有机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认识,并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认同和理论自觉。

案例2

课程思政●教学

在一般人眼里,工科就是冷冰冰的机器和枯燥深奥的方程式,既缺乏人文环境,又缺乏人文精神。而事实上,理工科不仅重逻辑知识,也重人文思想。试想下,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人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制造业、建筑业就会出环境问题;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人缺乏人文关怀,医疗改革就很难成功;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人缺乏诚信,互联网经济就会缺乏支柱。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胡永红老师认为课程思政不能是假大空的表扬、一本正经的说教,而应该做到情景契合、内容融合,巧妙地结合好当前新闻时讯,用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来引导他们感悟、发自内心的认同。

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中,他是这样来进行课程思政实践的:

今年3月2日《厉害了我的国》正式上映,3月7日是我新学期第一次给学生们上课,课程内容正好是讲信息技术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我结合电影的内容,为同学们列举了中国在上述三个领域内的智慧创造。

一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这台由我国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是世界上首个峰值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峰值速度为12.5亿亿次每秒,持续性能为9.3亿亿次/秒,一分钟计算能力相当于全世界72亿人同时用计算机计算32年。神威·太湖之光共安装了40960个中国自主研发的“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64位自主申威指令系统。神威太湖之光有三项成果入围超算界的诺贝尔奖——戈登贝尔奖,并凭借其中一项最终获奖。

二是光量子计算机。2017年5月3日,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诞生,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国际学术界称之为“量子称霸”)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量子计算利用量子相干叠加原理,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计算能力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可为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三是量子卫星“墨子”号。2017年8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宣布,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量子纠缠分发、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活动现场,“京沪干线”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表示,目前中国量子通信技术领先国际相关技术水平5年,并将在未来10到15年持续保持领先。

四是5G技术。这次 3GPP 确定了华为主导的 Polar 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高通主导的 LDPC 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3GPP 定义了 5G 的三大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 eMBB、大连接物联网 mMTC 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uRLLC,Polar 码暂时拿下的是 eMBB 场景。不过根据华为的实际测试,Polar 码可以同时满足超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场景需求,使现有蜂窝网络的频谱效率提升 10%,与毫米波结合达到 27Gbps 的速率,这一速率创下了中国标准。

我用电影中、现实中的事例告诉学生,中国在信息技术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追赶者变为领先者。同学们听后都很兴奋,既感叹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进步,也对学好信息技术课程有了更大的动力。

案例3

课程思政●教学

大学生领略中国智慧,坚定中国自信,除了对行业技术要有充分的了解和信心,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角度,就是要注重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古人的伟大。

胡老师在他的授课中随时注意渗透这一点。比如说在讲计算机的进制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拿中国的成语来作为例子:“屈指可数”是十进制;“掐指一算”是六十进制;“半斤八两”是十六进制,并进一步介绍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天干十进制、地支十二进制和中国易经中的二进制。在讲课过程中,我延伸介绍了杆秤的发明、秦始皇“天下公平”的传说以及中国人“短一两损福,短二两损禄,短三两损寿”的诚信观念,谈到了《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学生们觉得很有兴味。

中华传统文化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理工科的课程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古为今用”,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道德传承,各种优秀文化思想、精神观念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古人的智慧”,增强国家认同感,树立行业自信。

案例4

课程思政●教学

上理工环境与建筑学院张晓东老师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运用“环球眼”引导学生长效提升国家认同感。

“大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那我们就应该用全球性的眼光去看待大气污染问题。”这是张老师在“环球眼”专栏中常说的一句话。“以每年一次的全球气候大会为例,从13年的‘习奥安纳伯格庄园会谈’、14年的“习奥会谈中美就气候变化问题发布联合声明”,到15年的‘巴黎协议’……其实,每一次大会的实质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它是展现国家实力的平台。”在传达这些国际性会议中专业内容的过程,张老师更想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这样一种信息:这些伟大的历史瞬间都是中国“国富民强”的体现。

“张老师的“环球眼”专栏给了我很多自信。”刚刚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的大四学生胡静依说,“虽然环保这条路不好走,但国家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重视、需要这个行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对国家治理好环境很有信心。”

提升认同感的形式当然也不止一种。研二学生顾竹珺曾留学瑞典,一度认为国外的月亮特别圆,“大家都说国内外大气污染问题差别特别大,但在参加了张老师组织的一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辩论后我才明白,其实所谓排放量,要看历史排放量而不是阶段性排放量。”顾竹珺说,“我懂得了作为一名‘环境人’,应当理性、客观、公正地看待我国的环境问题,并将这种理念传播出去,告诉周围人不要一味地‘埋怨’而应当有所作为,这应该也能算‘爱国’的方式之一吧。”顾竹珺笑着说。

厚植工程伦理:找准理工科高校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落脚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要做好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对于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办学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载体和重点。对理工科高校来说,必须与工程人才的培养定位进行对接,并重点聚焦到厚植工程师价值观和工程伦理道德上来。

案例5

课程思政●教学

上理工除了将校训“信义勤爱、思学志远”内化为师生为人为学的行动准则,更注重将学校百十年工程教育历程中积淀而成的“厚基础,强能力,高标准,严要求”的理念激励代代师生的教风和学风,将工程伦理道德融于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课堂教学全过程。

学校重视新生入学第一课,每年邀请学科带头人为新生讲述《工程导论》和为学之道,目前,包括庄松林院士在内,全校为学生开设的工程导论课多达20多门,覆盖所有理工科专业;学校重视聘请企业工程师指导学生工程创新实践,将工程师价值观和工程伦理教育寓于实践之中。

环境与建筑学院张晓东老师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经常运用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不仅让学生思考专业课知识点,更深入思考着作为一个“环境人”的责任与使命;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张建国副教授开设的《食品法规与标准》课程,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贯穿整个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做坚定的“舌尖上的安全”守卫者,为实现“健康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理学院早在2015年6月就实施了学院课程德育实施方案,组建课程德育教学试点团队,鼓励团队专业教师开设学科通识课程,充分发掘专业课程德育功能并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化学系缪煜清教授这学期不仅开设《化学专业英语》专业课,还开设《分析化学实验》基础课,同时还开设《人类文明与化学》的通识-人文素养课程。通过打通专业课、基础课、通识课之间的壁垒,打通文理壁垒,让学生发现专业科学的真、善、美。

案例6

课程思政●教学

当“环境人”遇上“核心价值观”,会撞出怎样的火花?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的张晓东老师或许能够解答。他在课堂上常常向学生发问:“作为一名合格的‘环境人’,应该有着怎样的价值观?”、“作为‘环境人’我们应该怎样实践核心价值观?”、“如果置身于近期发生的环境时事大事,我会如何做?”……从教这些年来,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融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课程当中,不仅受到学生的热捧,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同学们理解、领悟、认同并践行一个“环境人”的责任与使命。

独家法宝:把核心价值观揉入专业课程

“大家最近是不是都在追《人民的名义》?里面有句话叫‘以前是相信政府不会做坏事,现在是相信政府不会做好事’。”在第一教学楼的146教室里,上课铃刚刚打响,张老师就“抛出”这样一个社会热点,紧紧抓住了同学们的眼球。“这里其实是在说社会公信力的问题。”张老师“趁热打铁”进一步解读:“我们以后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与社会公信力紧密相连,比如制定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对偷排企业进行执法等等。如果面对权利、金钱甚至是美色的诱惑,你们怎么办?”说到这里,同学们都忍不住笑起来,然而笑声过后是沉默的思考。这时候,张老师掷地有声地告诉同学们18个字:不唯上、不唯利,严守底线,维护“环境人”的尊严。

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上,类似的场景经常“上演”。把看似和专业课毫无关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这正是张老师的“独家法宝”。相比其他生硬灌输的思政教育方式,学生显然更“买账”张老师的“隐形”课程思政。

在张晓东看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的前提是通过专业课程“思政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个人操守和职业操守。“‘欲明明德于天下’则必先‘修身’,只有个人的价值观摆正了,才能进一步理解社会层面的价值观,最后到达国家层面的高度。”

研一学生俞海祥上完张老师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后,对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在天为佛,在地为魔”。“这句话其实是形象地描述了臭氧在不同空间的功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张老师告诉我们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环境人’的职业操守,我们以后可能会面临着制定污染物标准的情况,环境保护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让我们出的标准‘落地为魔’,这是我们‘环境人’对社会甚至是对地球的一种‘友善’。”

课堂增加“代入感” 树立主人翁意识

“修身”之后才能“齐家”,在张晓东看来,这里的“家”应当是社会这个“大家庭”。“作为一个环境人,需要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你比一般人更明白污染带来的危害。”张老师说。

为了启发同学们树立环保领域主人翁的意识,张老师经常运用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201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案)》,2016年颁布了《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其实法律、条例、工作方案的通过都是经过了草案征求意见稿,你们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专业人员,如果有一天能参与其中,会怎样建言献策?”张老师在课堂上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目的正是让同学们有更多的“代入感”,不止步于树立“法制意识”,还应树立“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

这种“主人翁意识”树立得非常成功,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的学生在今年“两会”期间,会主动关注“两会”中的环境热点问题,主动去了解总理说了什么,环保部部长说了什么。大三学生谢雯文正是其中之一,“以往我总觉得‘两会’离我很遥远,但今年我试着去关注了。”谢雯文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自己的感受是,环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作为‘环境人’首先要了解国家的政策、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将个人置身于环境保护这个体系中。”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有很强的代入感,同时还帮助我树立一种大局观和社会责任意识。”大四学生吴凤杰特别庆幸遇到了张老师,“今年我考复旦研究生的时候,遇到的考题其实偏离了课本上的知识。但我将国家最新政策有机融入,不拘泥于污染物本身,运用系统思维设计了一套解决方案,最终以专业课130分的高分被复旦录取了,这其中张老师功不可没。”吴凤杰自豪地说。

“从合格的‘环境人’这个角色出发,与学生一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这是张晓东老师的信念,也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彰显。

案例7

课程思政●教学

“工程伦理应该成为工程教育‘开学第一课’”,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修光利反复告诫学生,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事件、重庆彩虹桥坍塌事故等重大工程事故的背后,都是工程项目决策者和实践者在趋利心态下的错误行动,“只有培养具有伦理意识以及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工程师,才能在面对道德困境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工程伦理教育不是一门课,但却像空气一样,从大一到大四,从专业理论课到实践环节,贯穿着学生专业学习的始终。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概论课,通过分析国家发展理念和目前的环保形势,让学生明白将来从事的工作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对环境法律法规的解读,则是让学生懂法、知法,进而在设计相关项目时守法;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课,通过一个个环境事件案例,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工程设计理念……这种顺其自然,学生很受用。

“一次大气课上,老师说工厂的气体排放要经过事先处理,配备合适的处理系统和设备,这可能比较昂贵,但对于整个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这个成本显得要低得多。”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杨莹莹说,她意识到,任何一项工程,不管是设计、建造还是实施阶段,都要对周围的生命和环境保持理解和尊重。

案例8

课程思政●教学

处理工业废水,是用便宜但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的技术,还是高成本投入研发没有二次污染的绿色技术?在华东理工大学的课堂上,答案是后者。作为一所工科特色高校,华理在工程教育中着力融入绿色理念,注重寻找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触点”,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印刻“绿色”,培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并重的工程师。

化工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公众“谈化色变”,另一方面衣食住行却又与化工密不可分。让化工“绿”起来,必须从源头抓起,让将来从事化工行业的工程师们先将“绿色发展”内植于心。华东理工大学的绿色工程教育由此展开。

化工学院副院长赵双良介绍说,绿色工程教育体现在多个方面,既是教育理念的绿色,也是教育载体的绿色,更是教育内容的绿色。

“像面皮自然包裹肉馅一样,我们也要把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揉’进对应的专业课程里。”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雷明介绍了聚焦“原子经济”而设计的实验环节:催化剂制备实验中,做出的产品适用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而在乙苯脱氢实验中产生的乙苯混合物,则作为分离实验的原料。这种物流、产品循环相通的实验,大量减少原料消耗和“三废”排放,体现的正是绿色化工生产过程。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在上海制定更为严格的voc排放标准后,已投入‘三废’治理的企业成了最大受益者”“不同的发展阶段,工程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课堂上,专业教师们总能适时地把这些案例和理念“抛”给学生。

案例9

课程思政●教学

走进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制图室课堂,工科教师胡新在产品测绘课堂上,将“工匠精神”、“量变质变规律”、“发展观”等思政元素与专业技术点相互交融,俨然成了一名“思政教师”。

这是该院“课程思政”公开课现场。课上,胡新将职业教育的热点词汇“工匠精神”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绘图、标注上注重细节,一丝不苟,做到精益求精;在讲解“底座支撑部分壁厚”时,结合国内外企业在球阀壁厚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在尺寸、公差等标注项目上,阐述了实践的重要性,教导学生从实践中寻找答案。此外,胡新还结合丰富的案例将“量变质变规律”、“发展观”等元素融入到课堂中。

课后,学生直呼:“太过瘾了!我们现在再也不怕这门‘枯燥’的课程了。”

评课环节中,该系副主任游震洲点评到:“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了教学内容中,既深化了知识点,又发挥了育人功能,还获得学生欢迎,值得工科类课程借鉴。”

据悉,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根据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深入挖掘提炼各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德育内化于课堂教学中。

案例10

课程思政●教学

让所有专业课程都上出“德育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这是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力推的“课程思政”工作。该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不适应新形势、跟不上新变化”这3个重大问题,努力加强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橡胶专业是该校的优势专业,每年该校都会生产近万个脸盆送给新生。

“每个脸盆都是我们一点点打磨出来的,要保证能够用得久、够结实,让学生为我们生产的产品感到自豪,这是一辈子也用不坏的脸盆。”该校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张琳说,这些脸盆从设计产品结构、选取原材料、设计配方到生产加工,都经过了反复论证和严格监控。

张琳说,严格的质量把控,就是为了把质量意识传递给新生,“作为一名未来的技术人才,生产优质产品是多么重要。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这都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老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强迫’我们在学生、工作者、社会人的身份中切换,引导我们跳出原有框架,不断完善自己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该校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刘浩说。

如今,通过课程实践,该校不少教师对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有了更深的理解。该校特色理论教研室主任曾晓认为,要做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在互通中“传道”,教师要努力让自己知识面广阔,同时努力实现科研和教学间的相互转化、各类知识间的相互转化。

案例11

课程思政●教学

作为教师应关注时事要闻,找到时事和专业知识的交叉点,在课堂上自然引出并加以引申,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胡永红副教授《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课堂上,就以“人机大战”的新闻实例全方位的渗透了相关内容:

1997年,美国IBM公司的“深蓝”(Deep Blue)超级计算机以2胜1负3平的成绩,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深蓝”的运算能力当时在全球超级计算机中居第259位,每秒可运算2亿步。在今天看来,“深蓝”还算不上足够智能,主要依靠强大的计算能力穷举所有路数来选择最佳策略:“深蓝”靠硬算可以预判12步,卡斯帕罗夫可以预判10步,两者高下立现。而围棋一直被看做是人类最后的智力竞技高地,据估算,围棋的可能下法数量超越了可观测宇宙范围内的原子总数,显然“深蓝”式的硬算在围棋上行不通。阿尔法围棋(AlphaGo)是第一个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程序,由谷歌(Google)旗下DeepMind公司戴密斯·哈萨比斯领衔的团队开发。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时下最火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拟人脑神经网络,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学习了3000万步的职业棋手棋谱,再通过增强学习的方法自我博弈,寻找比基础棋谱更多的打点来击败人类。“阿尔法围棋”通过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来决定棋路,不去计算每一步的可能性,颇有人类棋手“我感觉这样会赢”的味道。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2016年末2017年初,该程序在中国棋类网站上以“大师”(Master)为注册帐号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高手进行快棋对决,连续60局无一败绩;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它与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对战,以3比0的总比分获胜。围棋界公认阿尔法围棋的棋力已经超过人类职业围棋顶尖水平,在GoRatings网站公布的世界职业围棋排名中,其等级分曾超过排名人类第一的棋手柯洁。DeepMind公司由哈萨比斯与人工智能专家谢恩·莱格(Shane Legg)和连续创业者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共同创办,该公司聘请了机器学习领域的一流研究人员,主要是大学生。

在讲完这两个案例故事后,我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不管未来机器人是与人类和平共处还是逐渐取代人类,我们每个人必然将经历这场历史性的变革。当越来越多的行业被机器人取代,我们要为适应这样的变革做好准备,那就是培养和发展创新精神。

案例12

课程思政●教学

除了在授课内容上工科课程可以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相关元素外,工科领域里的学科人文同样是非常优秀的课程思政资源,大师和专家们的生平事迹、精神品质尤其可以拿来作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工科伦理价值的榜样。胡永红老师在这方面就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引领和指导。

3月14日是胡老师新学期的第二堂课。一早听到霍金去世的消息,他就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霍金的故事,和学生探讨霍金的伟大之处是什么?最终和学生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事专注。霍金年幼的时候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做任何事情都很专注。霍金作为天文学、理论物理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第二,生命力顽强。1963年,22岁的霍金被诊断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医生当时认为,他只能存活2-3年。然而,医生的预测并不准确过,他度过了76周岁生日。

第三,无私与博大。霍金从不歧视第三世界国家,与中国也很友好,真正体现“科学无国界”的胸怀。

第四,思想新潮。霍金是个上过热门电影、电视剧的“潮男”,他有一颗童心。2016年4月霍金开通微博,两天时间吸了300万粉,是科学界最火大V!他前段时间还与大家熟悉的“王俊凯”互动。

学生们在这样的分析互动后,感受到人格魅力的重要意义,也对成功的定义有了更多的看法。而这些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素养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精神营养剂。

课程思政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牵强附会。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直接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搬到专业课教学中,而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课程与思政,不是物理相加,而是化学反应。课程里有“思政内容”,学生不感觉到唐突;课程里有“思政味”,学生却无被“说教感”,因情感共鸣,而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在工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上,普遍存在着重视实践“硬教学”,轻视人文精神、道德素质“软引导”的现象,甚至有工科教师认为,“冷冰冰”的公式与机械,本身就缺乏思政教育的土壤。事实上,理工科不仅要重逻辑知识,也要重人文思想。高校教育肩负着育人使命、文明使命和发展使命,通过多途径全面实现课程思政应该是每一个工科人都努力去探究和践行的课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理工科课程不能只讲公式、答案,它还包括了教师对学科的人文认知、哲学思辨,也体现了教师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作为专业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课堂处理成“知识的孤岛”,而要带领学生从这方天地出发,瞭望到整个知识的海洋

 

 

 

 

该文章转自于:教学能力提升

https://mp.weixin.qq.com/s/AITflw9OD74Ghk_mAOPgkA